牧職神學院滕張佳音院長 – 本港異端邪教剖析

問題教派界說:

1. 新興宗教(New Religion Movement)
新興的、未分類、用較中性的名稱指有別於傳統的宗教,甚至宣稱自己是非宗教,可能以沒有教主、教典、教寺、教儀等傳統形態出現。
例:新時代∕新紀元運動(New Age Movement)、法輪功等。

2. 極端教派(Extrem or Fringe Sects)
對聖經看法有偏側,未能作全面及平衡的教導。
例:「極端」靈恩派

3. 異端教派(Heresies)
信仰離開正統(Unorthodoxy),教義出現偏差。
例:摩門教、耶証、國際基督教會(International Church of Christ, ICOC)、基督門徒福音會(Christian Gospel Disciples Church)、香港麵酵長老教會(H.K. Yeast Presbyterian Church)、大學研經宣教會(University Bible Fellowship, UBF)等。

4. 邪教教派(Cults or Destructive Groups)
不單信仰錯謬,連教行也出現破壞性後果,損害信徒身心靈健康,使其人倫關係及社會關係互解。
例:未日教派(未日宣教會、東方閃電)、邪淫教派(天父的孩子、統一教、攝理教)、外星教派等。而近年香港錫安教會的發展趨勢乃由極端靈恩派、變成異端靈恩派,並被一般正統基督教會稱為偏激教派,具備發展成邪教的潛質。

問題教派特徵:

1. 教義上的偏差
在神觀(三位一體)、基督觀、救贖觀(因信稱義)、經典觀(經外權威)、末世觀等教義上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。

2. 絕對化的領袖
魅力領袖、能言善辯、吸引多人。為增權威,自稱基督或基督在地上的唯一代言人,強調擁有特殊啟示及經歷、並以聖經解釋支持己見,如有錯誤,鮮肯道歉或澄清。更不願進入神學院受訓練,免削弱身價,反而高舉自己所講所寫的作為信徒人生指引。領袖偶像化,權力絕對化,逐步產生操控信徒、操控教會、甚至操控世界的狂想。不能接受任何挑戰,若遇質疑者,即對異已作出審判性言語或行為,甚或宣佈對方已失去救恩,攬生殺之大權。

3. 教會觀的狹隘
貶低其他教會,不願與他們相交,宣稱自己才是唯一的真教會,排他性甚強,卻又缺乏安全感,轉趨內向、封閉、神秘、邊緣化、甚至不設長久性會址,對外界常存戒心,感到被誤解時,則強化受逼害意識,寧殉道而不屈的心志。

4. 傳教法的激進
強調末世使命、拓展神國、搶救靈魂,實質拓展組織,增加人數,達成野心,甚至不擇手段傳教。對象多取精英化及年輕化方向,特定到大學校園向充滿理想的大學生,及到新展的社區向心智未成熟的中小學生傳教。亦有專門以其他教會信徒為「拯救」對象作有計劃的「搶羊」行動。
例:近年以東方閃電教派傳教手法最為激進,不可不慎!

5. 生活上的操控
強烈灌輸屬靈屬世二分法觀念,產生教會才屬靈、外面世界、包括未信的家人均屬那惡者,故愈趨封閉內向。教會甚至鼓勵信徒離開家人,集體群居,放下世務,全職留在教會工作,與社會疏離。最初因被洋溢的溫情吸引而留於此類教會,漸被其全面推行的一對一(許多是終身制)的嚴格「門徒訓練」所操控,不單在時間及金錢上要求高度地(甚至強制性地)委身,私人的生活受侵佔。又因事要求絕對順命,門徒逐漸麻木失去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,身心疲累。集體意識取替個體意識,久而久之,形成依賴心態,難以脫離此類教會,重投社會。但當自己逐漸被躍升為師父,有門徒作下級服侍,享受這個本來壓制自己的制度,便因不想失去既得利益轉而成了這操控制度的守護者。

結語:

若非上帝的恩典、基督的大愛、聖靈的加力、賜下雪亮的眼睛、清醒的心靈,面對聖經真理的勇氣,再加上正統基督教會信徒們多方的愛心支援,實在不容易逃離異端邪教的囹圄。感謝神,最近得悉本港的國際基督教會、基督門徒福音會及錫安教會等組織內,均有信徒(甚至全職同工)勇敢離開歪道,挺身公開見証,指証異端邪說錯謬之處。

發佈留言